第(3/3)页 这是郑友元没有想到的。 宋洪林忍不住大倒苦水:“陆总这个人,能力自然是母庸置疑的,可他的胆子也是异于常人的大。目前公司同时上马了好几个项目,除了优盘之外,技术研发部那边据说还在做一个叫做固态硬盘的新玩意儿,简直花钱如流水。” “这样也就算了,现在还要强行上马天音mp3这个项目,将近两千块钱的零售定价,还完全没有经受过市场的检验,成败全凭天意,风险实在是太大了,我扛不住啊郑总。” “郑总,整个友元科技,我估计陆总也就听你一个人的话了。要不你跟陆总说一说啊?这样疯狂上马新项目,我都不知道对友元科技来说是福是祸啊。” 在事业上,宋洪林还是有点追求的,所以他不想自己成为明元科技的“亡国之君”。 更何况现在这件事不是他宋洪林一个人的想法,公司上上下下,就没几个人不慌的。 郑友元仔细想了想宋洪林的话,随后说道:“毫无疑问,陆总的脑瓜子是灵活的,毕竟年轻人嘛,思维活跃。但是按照你这么说的他,他的决定确实也有些鲁莽了。我打电话问一问吧。” 陆逸明忙了一圈,刚刚回到别墅里面,打算放热水泡澡,就接到了郑友元的电话。 “郑总!怎么样?身体好些了吗?是不是打算要回公司上班了?” 郑友元哈哈大笑,说:“我这把老骨头,怕是还得在家里多待一段时间才行。更何况公司那里,不是有你这根定海神针坐镇嘛?有你在,我很放心。” 陆逸明也笑了,说:“看你说话中气十足的样子,确实应该没什么大碍。” 郑友元也没有多废话,直接切入正题,说道:“刚刚宋经理过来我家坐了坐,聊了聊公司最近的发展。我听说你搞出了个什么mp3,打算建几条生产线量产了?” 陆逸明说:“是啊,这可是个新鲜玩意儿。虽然跟优盘这种创造发明不一样,但是国内目前也没有同类产品存在。而且我还做了专门的软件适配,这是全球独一无二的。” 郑友元先是称赞道:“陆总果然总有奇思妙想。” 随后话锋一转,说道:“但是两千块钱的售价是不是太贵了?普通人消费不起啊,大批量生产我怕造成积压。我觉得还是不要太急躁,先小批量出货,接受市场检验再说?” 这个问题早在陆逸明的意料之中,他说道:“我对这款产品很有信心,而且两千块钱的定价,主要是针对北美市场,那边的消费力还是很强的,我们的产品并不愁卖。而且不是我急躁啊,现在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已经在做虚拟音乐了,这是一个全新的赛道。如果我们现在不一起做的话,以后绝对会被狠狠地甩在身后。而且版权这种东西是独家的,我有你就没有。等他们把音乐版权搜刮完毕,我们就算是想做也做不成了。现在局势不等人,我必须尽快行动起来。” 苹果在二零零一年的时候就会正式入场,现在恐怕产品研发都已经开始了。 如果不提前布局,把虚拟音乐商城搞起来,到时候拿什么和苹果拼刺刀? 所以陆逸明才会这么急着催促宋洪林赶紧增加新产品的产能,就是为了能够尽快在美利坚打开局面,抢一波先发优势。 “郑总,我希望你能全力支持我的行动。明元科技不能只成为一家普通的商业公司,而是应该成为一家伟大的行业领军企业。掌握行业话语权。” “郑总,以后我来负责公司发展方向的规划,而具体的管理和生产,我希望交给你来执行。如此一来,我们双剑合璧,明元科技必定可以走上前所未有的巅峰。” 对于与郑友元的合作,陆逸明向来是很重视的,因为光靠他一个人的力量,想要打造出一家类似苹果这样的公司太难了。 陆逸明是重生者不假,可许多产品他只知道概念,而想要将概念落到实处,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 要知道就算是苹果,其辉煌背后,也不全是乔帮主一个人的功劳,比如供应链管理大师库克,就是乔帮主的左膀右臂。 而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加工上面拥有丰富经验和身后人脉的郑友元,就是最佳的合作对象。 这就是陆逸明为何一定要与郑家合作的原因,想要成功,就得学会整合资源,拉帮结派,单打独斗是死路一条。 郑友元听陆逸明说的要把明元科技打造成行业领军企业,顿时又开始心潮澎湃起来。 毕竟男人至死是少年,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,这可是每一个少年的梦想啊。 wap. /105/105391/27364900.html 第(3/3)页